央广网厦门4月30日消息(记者 陈庚 温超 郭婕妤 厦门台 刘普)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华之声《祖地新鲜报》报道:闽南文化是联系海峡两岸人民和海内外闽南儿女精神家园的重要纽带。然而,伴随着城市建设快速发展以及现代生产生活方式冲击,闽南文化整体保护状况不容乐观,一些领域传承与消亡在拉锯和赛跑。4月22日,《厦门经济特区闽南文化保护发展办法》在厦门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33次会议上表决全票通过,这是我国首部地方文化保护专项法规,将为闽南文化保护发展的“软环境”改善提供“硬核”法治支撑。
  (出背景音:《南音随想》演出音频,压混)2017年9月,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文艺晚会上,有着“音乐活化石”美誉的南音惊艳亮相,与西方交响乐擦出别样的火花。作为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南音曲调优美,委婉深情,然而由于它用闽南方言古语演唱,语言比较晦涩,很多人觉得听不懂。
  在厦门文博研究员何丙仲看来,南音正面临曲高和寡、传承乏力的困境:“它属于濒危的一个项目,这些很优美,都已经千百年了,不要在我们这一代让它走掉,让它消亡了。”
  陷入困境的不只是南音,还有闽南话。七八年前,厦门大学教授周长楫调查过当地一家祖孙三代掌握常用闽南话的情况,结果让他很忧心:“老头子80来岁左右,我问他1000个词,他还不错,(认识) 950条。我问他的儿子,他儿子50几岁,他只懂得70%。我再问他的孙子,大概是初中毕业要上高中,他基本上不会了。” 
  不少闽南传统手工技艺也正面临消亡的危险。从唐代开始,厦门百姓就广泛使用锡器,由此发展出独具一格的锡雕技艺。然而同安传统锡雕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郑天泗坦言,传统锡雕技艺工序繁多、耗时又长,在很多人看来显得枯燥、乏味,传承是最大的问题:“现在面临的就是可能我们这一代做完,下一代不知道会不会有人接我们了,这个问题是比较大的。”
  (出背景音:“A萌闽南语合唱团”《大田后生仔》排练音频,压混)令人欣慰的是,面对种种不利因素,传承好城市文脉、守护好文化乡愁正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共识,并付诸行动。两年前,土生土长的厦门人杨锦强和台湾音乐家杨慕共同发起成立了海峡两岸首支专业闽南语合唱团——“A萌闽南语合唱团”,团员中1/3不是闽南人,不懂闽南语。
  在他看来,通过闽南语歌曲传播弘扬闽南文化事半功倍,而闽南语歌曲要想唱得响、传得开,创新必不可少:“能不能创作符合新青年特点的一些闽南语歌曲;能不能找到合适的网络新平台去发声;还有第三个我看最近一些闽南语歌曲都有配一些很简单的全民舞蹈的动作,这样子的一个歌舞搭配,对于闽南语音乐、闽南语歌曲传播也是非常形式新颖的。”
  厦门歌仔戏研习中心也通过不断创新曲目内容和表现形式,开展“歌仔戏进校园”等活动,让歌仔戏这一闽南传统戏曲吸引了越来越多年轻人的关注。中心主任林德和告诉记者:“现在的观众比以前多了很多,最可贵的,年轻化。我们很高兴看到的,有很多戏迷都是大学生,有演出什么,他们都是第一‘粉丝’。”
  文化生态环境的保护提升是系统性工程,离不开全社会关注参与,更需要有全面、科学的顶层制度设计。作为闽南文化的重要发源地,厦门市在全国率先开展地方文化保护专项法规的制定工作,历经四审之后,《厦门经济特区闽南文化保护发展办法》近日表决通过,将于今年6月1号起施行。
  法规直面文化保护实践中存在的管理体制机制不健全、保护措施刚性不足、语言环境日以削弱、集中展示专门平台缺失、产业化机制滞后等瓶颈性问题,在突出地域特色、务实管用上狠下功夫进行“破题”,从规划与保护、传承与发展、交流与合作、监督与责任等方面对闽南文化的保护发展进行规范,打造出一套地方文化保护的“组合拳”。
  记者注意到,实施动态调整的闽南文化保护名录制度,对列入名录的对象进行分类保护,是这次立法的关键性制度设计。厦门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副主任李明哲介绍说:“对于一些客观上已经丧失了持续条件的,我们实施记忆性保护,通过文字、图像,还有一些数据化的资料等多种方式,让后人可以通过我们留存下来的东西,知道我们老祖宗有做了哪些,有哪些手艺。有些还可以一息尚存的,传承状况是岌岌可危的,但它还有生命力的,我们就实施抢救性保护,政府要优先采取资金等各个方面对其进行抢修、进行挖掘。”
  法规还强调,要综合运用多种措施,使闽南文化借助各种有形、无形的方式,深度融入城市建设发展和日常生活。一些刚性要求引人瞩目,比如本市公共场所、公共交通工具要推行普通话、闽南话双语播报等,以“硬手段”的法治支撑改善闽南文化保护发展的“软环境”。
  厦门市人大代表林少杰对法规的实施表示期待:“通过这样的立法,可以加强政府对这个投入机制的保障,就不只是靠民间的力量做这个事情。我们是应该有这样一个历史责任感的,我们应该要怎样把这些优秀的文化传承给下一代,立法是恰逢其时,也是非常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