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厦门3月17日消息(记者 程若兰 通讯员 厦公宣)劝阻挽损12.8亿元,电诈刑事警情连续三年大幅下降;电诈综合考评、综治考评连续两年取得福建省“双第一”……在3月15日举行的“厦门反诈进行时——反诈‘厦门经验’推广二周年主题活动”上,厦门交出了一份靓丽答卷。

自2021年3月15日,国务院联席办推广反诈“厦门经验”以来,厦门各级公安机关和各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坚定守护人民群众“钱袋子”,汇聚全社会反诈的强大合力。本次主题活动期间,集中展示了厦门11家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公安机关8个分局多种多样的反诈技战法和反诈宣传产品、案例通报,与在场群众进行生动有趣的防骗互动交流。

厦门市公安局湖里分局民警正在介绍独具湖里特色的反诈宣传物品(央广网记者 程若兰 摄)

“最大限度帮助群众”

两年劝阻挽损12.8亿元

在主题活动上,厦门市政府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联席会议召集人、市公安局党委副书记、分管日常工作的副局长黄卫东通报了2021年3月以来,厦门市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工作情况。

在打击破案方面,厦门警方坚持以快打快、每案必研,推动“专案攻坚”高效化,通过深化追查、制定大要案督办机制等工作举措,创新总结出“打回流、断链条、挖金主”技战法。据统计,两年来,厦门警方抓获电信网络诈骗嫌疑人数连续同比上升39.81%、29.08%;部省督案件100%侦破,其中“链条式”打击破案达标率为93.75%,位居福建省第一。

主题活动现场(央广网发 厦门市公安局供图)

“破案与追赃同步、打击与挽损并重”,厦门警方在工作中创新推出紧急止付机制,每案必追赃机制,涉案资金依法处置机制,警银、警信、警企协作机制等举措,2021年与2022年返还群众资金总额分别达1360万元、2607.43万元,连续同比上升11.2%、92%;止付冻结涉诈金额分别达1.52亿元、1.7亿元,连续同比上升10.3%、12.1%,实现反诈“厦门经验”成效更好、成色更足。两年间,警方在工作中累计劝阻42.2万名已掉入诈骗陷阱的群众,劝阻挽回损失12.8亿元。

黄卫东通报2021年3月以来,厦门市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工作情况(央广网发 厦门市公安局供图)

经过不断探索和实践,厦门市已连续两年取得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综合考评、综治考评福建省“双第一”;厦门市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中心(以下简称“厦门市打击治理中心”)先后获评全国公安机关“我为群众办实事”成绩突出集体、“全国公安机关爱民模范集体”,并荣立集体一等功。

反诈“合力”最大化

电诈刑事警情连续三年大幅度下降

近年来,厦门在实战中不断丰富反诈“厦门经验”核心内涵,凝聚党政主管合力、全民反诈合力、行业治理合力,营造了“精准宣防,全警反诈,全社会反诈”浓厚氛围。

“朋友们,听我说:信息时代陷阱多,不予理睬准没错。网上投资有风险,网上理财易受骗。网络不要太迷恋,网恋更是不着边……”主题活动现场,朗朗上口的反诈口诀伴着清脆的快板声在海沧分局反诈展示区响起。厦门海沧反诈志愿者红裙子专班(以下简称“红裙子专班”)班长林钟宁告诉记者,这是红裙子专班队员与海沧分局民警、中国农业银行工作人员共同创编的“反诈顺口溜”。

三方合力,共唱“反诈口诀”(央广网记者 程若兰 摄)

原来,在海沧分局指导下,厦门海沧红裙子志愿服务队部分队员于2022年组成了红裙子专班,带着自编自创的反诈宣传节目走进街头巷尾,为海沧区居民、劳动者送去贴近人心、简单易懂的反诈骗知识。“我们的队员大多是退休人员,就想再为社会多多发光发热。”林钟宁自豪地说,红裙子专班的“银龄卫士”防诈骗志愿服务项目还在2022年12月获得了第六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银奖。

厦门市音乐学校“最小反诈志愿者”唱响反诈童谣、各国留学生齐聚集美学村高校反诈联盟出谋划策……依托各级联席会议机制,厦门全市组建了1078人的市、区两级反诈志愿者队伍,常态开展精准宣防、基础宣防,创造出许多接地气、有特色、出成效的反诈举措及品牌,持续推动“党政主管、综治主导、行业主责、公安主打、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反诈格局不断走深走实。

厦门市音乐学校“最小反诈志愿者”在活动现场唱响反诈童谣(央广网记者 程若兰 摄)

在主题活动上,厦门市公安局党委委员、政治部主任曾嘉贤还对15家成效突出单位、20名反诈骗优秀个人、20名反诈标兵、20个反诈骗技能大赛优秀作品进行了表彰。据统计,在2020年电信网络诈骗刑事警情逆势下降的基础上,2021年和2022年同比再降19.6%、17.4%,其中,学生被骗警情同比下降25.19%。

厦门对反诈标兵进行表彰(央广网发 厦门市公安局供图)

两年来,在有关成员单位的共同努力下,厦门各部门持续深化部门间的合作,积极履责、整体联动,促使“外部合力”最大化。其中,厦门警方联合人行、通管、市场管理等部门出台涉及“两卡”以及企业主体的3份管控意见,深入推进“断卡”“断流”行动。两年来累计管控存量风险“两卡”账户10万余个,研判推送各类预警信息47.4万条,打击处理涉“两卡”违法犯罪嫌疑人近4000名,全市涉诈“两卡”数量呈现明显下降态势。

三级反诈“专门队伍”职业化

创新成果获公安部大奖

2021年以来,厦门警方把创新建设职业化“专门队伍”、不断优化健全三级反诈体系作为深耕反诈领域的又一有力举措。在厦门市打击治理中心这一“大脑中枢”调配指挥下,继续加大公安分局、公安派出所及各镇街专业力量配置。各公安分局成立专业化反诈专班,各公安派出所成立反诈小组,分别确定责任领导、配备专业力量、优化队伍结构,做强“强健腰部”、做精“神经末梢”。

活动现场,市民正在了解公安(地铁)分局反诈宣传特点(央广网记者 程若兰 摄)

今年2月,厦门市打击治理中心就在不到一小时内,成功追回了某公司财务李女士近百万元的被骗资金。据悉,2月2日上午,李女士被拉入了一个有“老总”“董事长”的三人聊天群,随后,“老总”告知需立刻将一笔100万元的“货款”转到指定账户,信以为真的李女士立即通过公司账户转账。真正的公司总经理接到转账短信后,拨打电话询问情况,李女士才意识到自己被骗了,随即拨打110报警。

11时30分,厦门市打击治理中心接警后立刻启动了资金紧急查询止付工作机制,止付专员在相关平台录入止付信息的同时,第一时间联系异地公安机关反诈中心,请求查询明细及止付协作。然而,李女士转出的资金已于转账十分钟后转移至5张二级嫌疑卡。

为进一步提升查询止付效率,厦门市打击治理中心立即安排2名止付专员、2名研判专员分工合作,分别与驻点银行展开止付工作。12时29分,经进一步追查,厦门市打击治理中心在涉案三级、四级、五级、六级内,共计12张银行账号止付涉诈资金93.77万元,最大限度挽回了被害人李女士的损失。

据悉,在优化健全三级反诈体系的同时,厦门警方不断做实反诈技术支撑,充实刑事技术电子物证力量、开展打防建模,用“科技力量”打磨反诈专业队伍的“反诈利刃”,技术能力保持全国一流、全省领先。厦门市打击治理中心先后斩获全国公安基层技术革新二等奖、福建省公安机关基层应用创新大赛、福建省刑侦部门数据建模大赛第一名等。

编辑:邬眉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