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到一座城市,小到一个摊点,甚至地面上的一片纸屑,城市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速度和市民生活的质量。近年来,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城管执法局始终遵循“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理念,秉承“为人民管理城市”的执法服务思路,在锻造城管执法队伍上狠下功夫,在提升城区品质上求实效,全力打造美丽幸福的城市环境。
为了拉近城管与社区群众的距离,集美区城市管理局直属党委借鉴近邻党建模式,通过“城管进社区”“挂职村居副书记”“与邻近村居共建”“精准‘双报到’”等方式,以党建引领城市管理,变被动管理为主动服务,变末端执法为源头治理。
凝聚共识,共同缔造“邻距离”
创造和谐美丽的城市环境,需要全社会人员共同参与,厦门市集美区城市管理局充分发挥与群众紧密联系的优势,持续深入开展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调动社区、群众主动参与城市管理工作的积极性,增强互助互动意识。
城管进社区,促进城市管理服务下沉。他们紧密结合“三下乡”集中服务、“安全生产宣传月”等活动,派出执法人员深入社区和文化广场,积极宣传市容管理、燃气安全监管、户外招牌设置、垃圾分类、扫黑除恶等涉及城管领域的法律法规知识,现场解答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今年一月份的“三下乡”活动,累积发放相关法律法规宣传资料3200份,接受居民群众咨询约500余人次。
城管进学校,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为全面构建“教育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的城市管理模式,集美区城市管理局积极与邻近学校共建,开展“城管进校园、共建文明城”“爱心护学岗”“小小城管夏令营”等活动。执法队员向小朋友耐心讲解城市管理所涉及的工作内容,用和蔼可亲的方式和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文明礼仪、垃圾分类、环境保护、拒绝垃圾食品以及文明养犬等内容。同时,倡导孩子和家长一起支持和配合城市管理工作,争做文明城市守护者。同时,他们还积极配合近邻学校党委开展好“护校安园”“战疫护学”和“护航中高考”等活动,为师生营造一个安静、整洁、有序的校园周边环境。
城管进企业,俯下身子破解执法难题。企业、工地的管理与城市执法工作息息相关,企业有时只注重施工效率而忽视了其他影响生态环境和生活安全的问题,噪音扰民、路面污染等现象时有发生。为此,厦门市集美区城市管理局积极开展大气污染防治、渣土运输管理等法规知识进企业、工地等宣传活动,发放环境保护宣传资料等近3800份,将落实文明施工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宣传到位。开展“静夜守护”专项整治,通过全覆盖、立体化的巡查,突出夜间工地施工和社会生活噪声两个方面,针对重点投诉、信访反馈等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2021年全局共出动458人次,检查工地118次,约谈问题工地28家,责令整改38次,对检测噪音超标的4家工地依法进行立案查处。
家长里短,用心融洽“邻里情”
据了解,该局目前共有68名党员干部挂职全区村居党组织副书记,700多名队员下沉社区网格,他们拉近了城管队员与小区群众的距离,在村居治理和文明创建工作中发挥积极作用。
当好“联络员”。一些小区特别是老旧小区,建筑垃圾堆杂、乱拉电线、住改商等问题经常困扰着物业和小区居民。城管队员下沉网格后,一方面他们通过线上线下多渠道了解小区居民的民意诉求,力所能及地为居民提供法律咨询服务,并积极联系局机关和相关执法中队对小区存在的问题进行专项整治。另一方面他们结合日常巡查工作,研究和探索在城市管理和社区治理中的难点和堵点,利用社区这个平台,有针对性地做好宣传和疏导工作。
当好“调解员”。挂职社区副书记的党员干部主动参与社区党组织主导的协商议事活动,积极协调邻里纠纷、物业矛盾等“微治理”,协调社区居委会、业委会、物业等解决好群众“鸡毛蒜皮”“家长里短”的身边事。在一家单元楼部分住户在二楼平台堆放一些杂物,不仅影响出行而且存在安全隐患。挂职纺织社区副书记张燕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同纺织社区工作人员一同上门协调,经过耐心调解和劝说,目前,堆放杂物的住户已经将绝大多数杂物清理了,剩下的也将继续清理。“要发挥业务所长,为社区治理贡献力量。”张燕道出了挂职党员干部的共同心声。
当好“服务员”。挂职副书记既当“裁判员”,更当“服务员”,利用自己的一技之长为小区居民提供服务。去年8月10日,宁宝社区开展了为期10天的青少年公益课程,挂职宁宝社区副书记的杨正华得知后,在中队支部发动有相关技能的党员担任志愿老师,开展了台球、围棋等系列公益课程,党员志愿者们通过活泼、生动的教学方式,丰富了青少年的暑期生活。
共建共治,城市管理“邻阻力”
城市管理的“根”在基层,“力”也在基层,为提升城市治理能力,集美区城市管理局各党支部与邻近社区组成“共建对子”,通过“组织联建、工作联促、队伍联抓、活动联办、信息联通”等形式,凝聚多方力量,扬起党建新风尚,开启共治新模式。
会诊积弊顽症。后溪镇永祥新城仁德里小区的环境卫生经常被群众投诉:垃圾随意扔、杂物随便放、车辆随性停。为彻底解决这个顽症,后溪中队党支部与社区工作人员多次深入小区走访调查,通过“望、闻、问、切”,掌握了全面整治的第一手资料。即“望”:现场查看小区各个角落、楼道、外沿店面;“闻”:组织物业管理人员、社区工作者、垃圾督导员、社区居民进行座谈,听取大家整治意见和建议;“问”:现场询问社区小组长、小区楼长、物业保安,了解管理难点,把准顽症症结;“切”:中队召开“碰头会”,专题研究清理整治方案,定时定点清理。同时,组织5名党员志愿者积极参与文明督导健步走,进入小区组织法律宣讲,分发文明手册,引导小区群众了解整治的意义,调动参与整治的积极性。去年8月22日、23日,经过两天的集中整治,小区内外及周边秩序焕然一新。
解决群众诉求。“侨英街道滨水小区周边没有大型的农贸市场,一些菜贩随意在小区周边摆摊卖菜,给小区环境和居民出行造成困扰。”侨英中队副中队长王忠祥说,为解决小区群众就近买菜的需求又不影响市容环境,侨英中队党支部会同侨英街道、滨水社区、市场监督所等相关单位,经过多次实地查看,在中烟工地旁设立一个临时菜市场,并安排两名工作人员专职管理,维持市场秩序,多次配合市场监督对临时市场内食品进行抽样检查,确保食品安全,为居民解决了买菜难题。
共建温暖人心。通过开展各类共建活动,拉近“心与心”之间的距离。今年春节前夕,杏滨中队支部组织党员到锦鹤社区开展义务写春联活动,党员黄坤山不畏严寒,早早就来到活动现场,挽袖执笔,挥毫泼墨,用行书、隶书等各类笔法,免费为群众书写春联。局机关支部与灌口镇双岭村共同开展“亲情邻里,共度端午”主题党日活动:端午知识竞答、“划龙舟”小游戏、包粽子比赛、慰问小礼品,邻里乡亲、其乐融融。局党委组织党员志愿者到双岭村幸福院开展“爱撒幸福院、情暖老人心”志愿服务活动,党员志愿者协助海沧医院医生开展义诊活动,维持现场秩序,整理活动现场,帮助不懂普通话的村民翻译。
“心与心”的距离近了,城管工作被认可,小区群众成为了城市管理的“助手”,才能真正实现共建共治共享。
集美区城市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尹宏表示,区城管局将以近邻党建为抓手,持续强化互联互通,进一步完善与共建村居建好联络机制,主动提供城管建议。同时,深挖自身潜力,为社区群众提供更加丰富的服务。尹宏说,持续推动融入融合,引导城管队员积极加入相应网格的党组织,变物理融入为化学融合,提升基层网格的凝聚力。着力提高共治能力,始终坚持“人民城市人民管”的工作理念,引导群众主动参与基层事务,不断夯实社会治理基础,提升共享共治水平。(梅峰 田成 群倪伟)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