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厦门11月13日消息(记者 吴馨骅 实习生 林羽蝶)12日上午,以“海洋人群:闽商文化与世界”为主题的第三届中华海洋文化厦门论坛在厦开幕。本次论坛由厦门大学、厦门市海洋发展局联合主办,厦门大学历史与文化遗产学院承办,设置1个主论坛、3场平行论坛和相关实地考察活动。国内外约50余名专家和嘉宾齐聚一堂,探讨“跨海而行:人与物”“华侨谱牒研究的可能路径”“海洋史视野下的国家与社会”等话题,共同推动中华海洋文化的研究和发展。

“福建是海洋大省,向海而兴、拓海而荣,形成了特色鲜明的海洋文化。”中共福建省委宣传部副部长陈添贵在开幕式致辞中提到,建设海洋强国,离不开高水平的理论支撑和智慧支撑;期待与会嘉宾在这场学术盛会中交流思想、碰撞智慧,持续挖掘海洋文化的深邃内涵,加强国际海洋产业、科技、文化交流,推动海洋文化的创新与繁荣,助力复兴号中国巨轮扬帆远航。

厦门市海洋发展局总工程师林怀远表示,厦门依托厦门国际海洋周这一国际海洋交流平台,以海洋为媒构建了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今年海洋周的主题为“打造蓝色发展新动能,共筑海洋命运共同体”,作为海洋周重要活动之一,本次论坛将关注穿行海内外的海洋人群,讲好区域的海洋文化故事,进一步探究和领略中国海洋文明的发展历程。

厦门大学副校长邓朝晖谈到,虽然中国海洋人文研究日趋活跃,但其仍是一门年轻的学科,在各个方面都有进一步探索和发展的空间。希望与会的各位专家学者深入研讨、集思广益,提出更有深度、更具学术创新力的成果,进一步充实中华海洋文化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为不断提升中国在海洋领域的话语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更大贡献。

编辑:程若兰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