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如何让海湾“长”出85万平方米红树林?近日,生态环境部遴选10个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实践成果,以影片形式,进一步展现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福建省厦门市构建红树林生态屏障——城市绿芯魅力下潭尾》入选并于近日推出。

“2010年至2022年,下潭尾红树林公园实施了两期生态修复工程,构建起结构完整、功能完善的红树林生态系统,极大促进了海洋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提升。”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85万平方米红树林究竟是如何长出的?据悉,在科学应用修复技术方面,我市运用微地形平衡重塑。“简单来说,就是利用园区内清淤产生的淤泥,在滩程较高的区域构建红树林宜林滩地,保留滩程较浅的裸滩。”翔安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解释,同时,由海及岸依次呈带状种植不同的红树植物树种,构筑了长达500米的生态海堤,形成“林-滩-海”的生态共同体。(记者 王玉婷)

编辑:邬眉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