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厦门12月30日消息(记者 吴馨骅)走出家门、踏上步道、听虫鸣鸟叫、观滨海落日。在厦门,一条蜿蜒于山海之间的健康步道,如同一道流动的风景线,串联起城市的自然之美与人文之韵。山海健康步道无缝衔接城市风光和自然风景,让市民零距离享受生态红利。
蜿蜒的健康步道是市民游客休闲好去处(央广网发 厦门市委宣传部 供图)
“每一帧都是绝美风景片”
在这座被蔚蓝大海与青翠群山温柔环抱的城市中,山海健康步道如同一条灵动的绿色绸带,巧妙穿梭于茂密森林与陡峭的山崖间。云海线串联了狐尾山、仙岳山、园山等厦门重要生态节点;林海线起于五缘湾,终于环岛路,串联起金山、湖边水库、忠仑公园、东坪山、东山水库,将城市与自然完美融合。走进林海线,沿途不少市民游客或扶老携幼全家出动,或三三两两边走边摄,沿途感受“城在海上、海在城中,山海相连、城景相依”的壮丽画卷。
举起相机,打卡山海之美(央广网记者 吴馨骅 摄)
“远看像一座灯塔,走进其中,三面环海,感受270°大视角的海景。”盼归塔是林海线必“打卡”之地,手持自拍杆的游客李小姐正兴奋地用手机将自己的倩影记录进景色之中,与他人分享她看见的山海之美。
豁然开朗的山海美景(央广网记者 吴馨骅 摄)
“现在我们正在路过最美的转角,出山入海豁然开朗,映入眼帘的是整片海岸。”随着工作人员的讲解,习习海风扑面而来,这里是另一个网红打卡点“最美转角”,吸引着无数游客驻足留影。往东望,波光粼粼海天相接,阳光从云层中倾泻而下,充满诗意与神秘;往西看则能一览被绿意包裹的环岛路、曾厝垵音乐广场上的白色扬帆,地标建筑双子塔遥遥相望。摄影爱好者在这里架起长枪短炮,捕捉鹭岛的天光与晨昏。
城市绿肺 生态与人文完美融合
在山海健康步道,市民游客不仅可以感受山海之间的独特魅力,还可以尽情享受大自然的馈赠。春日百花齐放,梅海花台6000平方米的金鱼草和油菜花渐入佳境,红的似火、白的如雪、黄的像金、紫的若玉;夏日,柳叶马鞭草热情盛放,紫色花海让酷暑多了一份优雅与宁静;秋季,一串串金黄与绯红交织,是栾树在悄然绽放,与厦门的街头相互映衬,营造出浓浓氛围感;冬季北方大雪纷飞,南方却山花烂漫——三角梅、马缨丹绵延盛开,向日葵、大花凤仙、紫花风铃木打造多处花境。
市民游客在如画的风景中闲庭信步(央广网记者 吴馨骅 摄)
“我们会举办一些季节性的活动。例如到了樱花季,我们会结合步道沿线花卉的开放时间,组织一些集市或者森林音乐会,来丰富市民游客的文娱生活,更好地满足他们在出行期间的休闲需求。”厦门山海步道景区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游玲玉介绍,林海线设置了多个休憩点和观景台,供游客休息和欣赏美景。
利用休憩点和观景台举办人文市集(央广网发 厦门市委宣传部供图)
漫步在步道上,不仅可以欣赏到美丽的自然风光,还可以感受到厦门这座城市的历史与文化底蕴,这里的每一处细节都透露着设计者的巧思与匠心,让游客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尽享生态红利。山海健康步道获2023年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步道的规划,体现了生态优先的设计理念。
“选址方面,既要考虑山林跟水体的连接,也考虑了景区景点的衔接,以及商业区跟居民区的衔接,主要就是要方便群众能够到健康步道里面来休闲健身。”据厦门市市政园林局副局长李志钦介绍,在坡度设计上,步道按照1:12的尺度进行控制,全程无障碍,确保了各个年龄段的人群都能轻松漫步;同时,步道采用了单立柱、小纵梁、双挑臂的方式,减少对林地的破坏,体现了对自然的尊重与保护,让人与自然亲密无间,真切感受到生态优先理念在城市规划中的生动实践。
游客在山海与自然中自在徜徉(央广网发 厦门市委宣传部供图)
自山海健康步道优雅地融入城市生活以来,它迅速成为了市民与游客心中的一片乐土,细腻诠释了“人民城市,为人民而建”的温暖理念。
细心服务 智慧保障游客安全
在山海健康步道这片充满活力与和谐的绿色空间里,科技与人文的细腻融合,为市民游客编织一张安全而温馨的守护网。12月初的一个傍晚,一名游客在步道上游玩时突然身体不适晕倒,路过的热心市民迅速通过监控杆上的求助按钮向步道工作人员发出紧急求助信号。工作人员第一时间赶到,与热心市民一同帮助游客恢复意识,并调配步道救援车护送至步道出口。对突发情况的快速反应,一时传为佳话。
“你好,调度中心,有什么可以帮您?”“我现在想定位一下我在哪个点?”“您现在所在的位置是153号监控杆。”厦门市市政工程设计院一院总工陈缔欣按响了就近的监控杆求助按钮:“比如小孩子走丢了或者东西丢了,按下按钮,调度中心可以安排最近的人过来配合协助。综合管理平台两三百个摄像头也在随时监控,包括节点桥梁的健康监测、森林火情监测等,用智能化的管理手段,默默守护着大家的安全。”
步道全线多处爱心驿站的设立,为市民游客提供了休憩与补给的空间;布设的监控与广播系统,如同无形的守护者,实时监测着步道上的客流动态;而沿线26台AED自动体外除颤设备,为紧急情况下的生命救援提供了坚实的后盾。
这座山海通廊,让市民游客在生态画卷中的每一次驻足,都能感受到来自城市的温情与善意;日均6万人次的客流,在享受自然之美的同时,也收获了一份温馨与感动。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