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西安交通大学物理类2303班团支部在“最佳团日”活动期间迎来了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厦门市公安局警务保障部政委陈江场。活动中,陈江场为大学生们介绍了他在甘肃临夏州挂职时,开展脱贫攻坚工作的经验,引导团员青年更好地理解和学习我国乡村振兴的科学内涵,发挥专业优势,利用所学知识,为乡村振兴战略贡献青春力量。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调查就更没有决策权。”这是陈江场面对还有20个村尚未脱贫的临夏州时提出的工作作风。他重拾进行社区警务工作时探索出的“脚底板工作法”,与村干部一起走村入户,用一个多月时间摸清了扶贫重点和群众所需,并向地方党委政府和厦门市公安局党委建言献策,奔走爱心企业、公益组织,争取社会资源支持,探索推动警务扶贫、消费扶贫、产业扶贫等多元化扶贫举措逐一落地落实。

“脱贫攻坚是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一环,其中最关键的是要对症下药。”当提到脱贫攻坚的心得时,陈江场如是说。面对临夏州的贫困情况,陈江场为临夏州量体裁衣,制定了独一无二的脱贫方案,提出了“亮灯见警”“双线带货”“村企联姻”“电网双通”“扶智扶贫”五个脱贫思路。经过陈江场和同事们三年的不懈努力,临夏州全州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村全部退出,给党和国家交出了一份完美的答卷。活动上,陈江场还告诫同学们,乡村振兴是国家的长期战略,工作需要有矢志不渝的韧劲,要警惕返贫情况的出现。

“乡村振兴不仅仅是一项政策,更是一个人与人之间的关怀和扶持的过程;是一个长期的任务,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和支持。”来自西安交通大学的同学表示,他们正通过盲盒的形式推介共享家乡特产,以力所能及之力践行乡村振兴战略。(程若兰)

编辑:邬眉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