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宅社区依托火龙果产业发展特色旅游(央广记者陈庚 摄)
  央广网厦门7月9日消息(记者陈庚)走进厦门市翔安区大宅社区,1400亩优质火龙果长势正旺、丰收在即,各种火龙果加工食品琳琅满目、味道纯正,早前破败不堪的闽南古厝化身特色民宿、大受欢迎……,在厦门国企象屿集团和翔安区的联合带动下,这个拥有福建省最具规模火龙果连片种植基地的社区,走出一条“党建引领共富、一二三产共融、两岸产业共建、多元力量共促,专注一颗火龙果”的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新路,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5万元。
大宅社区拥有福建省最具规模火龙果连片种植基地(央广记者陈庚 摄)
  为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提升乡村产业内生动力,促进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按照厦门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乡村振兴,国企先行”的要求,2018年以来,厦门象屿集团旗下厦门象屿发展有限公司和翔投集团合资企业香境旅投公司,作为大宅乡村振兴市级试点示范村代建、代运营单位入驻大宅社区。
  两年来,团队30多人常驻大宅,立足大宅火龙果产业基础,协同镇、村梳理政策,探索种植技术升级,促进提质增效,实现火龙果年产值超过4000万元。同时,帮助合作社提升研发能力、延伸火龙果产业链、拓展市场渠道,实现年产值200多万元。

村民陈海云向记者展示火龙果加工产品(央广记者陈庚 摄)
  在此基础上,象屿集团积极探索文旅助力乡村振兴。2019年8月,大宅社区成功举办首届火龙果文化旅游节,单日进村超过8000人,活动信息触达超过10万人次,为大宅乡村旅游奠定了重要基础。2020年7月底,第二届火龙果文化旅游节再次启幕,由于疫情影响,活动错峰错时举办,线上线下结合,为期一个半月,接待游客超过10万人,信息触达超100万人次,影响力再度升级,受到中央、省、市各级媒体的广泛关注,成为厦门全市农业节事活动新亮点。
  为进一步盘活乡村闲置房屋资源,象屿集团以闽南古厝为载体,深入挖掘翔安闽南特色文化,在保护好风貌建筑的同时,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游,不断拓宽村民增收致富渠道。引进中国美院知名设计师担纲主创的厢语香苑民宿以“回忆不回去”为设计理念,将破败危房改造成特色民宿,迅速成为厦门民宿新晋网红,周末节假日一房难求。

村民在采摘火龙果(央广记者陈庚 摄)
  短短几年,大宅社区快速迭代发展,乡村振兴之路越走越顺、越走越宽。但香境旅投总经理蔡清文坦言,当初他们刚刚进驻村子时,村民对他们有很多不理解,工作开展很难:“我们当时要找村民租房子,他们认为说,这房子是我的,为什么要租给你?能租多少钱?最后还是靠村里的老党员、村干部挨家挨户做工作,到今天变成许多村民主动找到我们,问还需不需要房子。”
  趁热打铁,象屿集团还立足大宅党建富民强村特色,积极创建特色党建品牌——田间党校,并选取新中国成立以来农业农村发展取得的光辉成就、农业政策探索实践历程等,打造独具特色的田间党史大道,形成“1+N”党建学习线路,去年全年接待来自全国各地的党建团队超过100团。目前,依托原大宅小学旧址打造的田间党校基地项目正火热建设中,包括一个综合会议室和体验空间,一个容纳150人以上同时用餐的餐厅,一个“三产联动、三生融合”示范基地展厅及三栋住宿空间,进一步夯实大宅党建服务和乡村旅游接待能力,巩固大宅乡村振兴市级试点示范村建设成果和党建富民强村成果。 

如今的大宅社区宜居又宜业(央广记者陈庚 摄)
  今年62岁的大宅社区老人协会会长陈跃进,曾经担任村干部多年,也是村里火龙果种植大户。他说,象屿集团进驻以来,带动整个社区规划设计不断提升,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更加宜居宜业,村民们在接待游客时的服务意识、热心文明程度也提高很多。去年以来虽然遭遇干旱,火龙果产量有所减少,但在象屿集团和村党支部的带动下,旅游产业发展迅猛,村民收入不降反升,总体收入增加三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