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广网厦门8月7日消息 锣鼓声响起,大人放下手里的活儿,孩子们忙着抢占位置,边上卖糖葫芦的小贩也忙活开了。
“这样的场面以前经常能见到,如今看戏不只是凑热闹,更多的是欣赏与回味,因为随着社会进步,歌仔戏加入了更多的艺术元素”。昨日下午,厦门开元歌仔戏团62岁的汪德胜边忙活边笑着说。
在汪德胜印象中,上世纪90年代是歌仔戏最火的时候,经常有近万名观众,现在设备全了,观众却少了,一场下来最多只有近千名观众。
“每天到一个地方搭戏台,下午5、6点开始化妆,7点多开演,演出往往持续3个多小时,就这样,一年300多天都在外面‘流浪’”,从事歌仔戏演出27年的汪德胜说,他如今最开心的事就是带着剧团到闽南各地演出,把戏演给更多的人看,将歌仔戏延续下去。
“经过近10次换血,剧团已有32名团员,都来自厦门本地,年龄在20~43岁之间,都是可扮演多种角色的专业好手,这为剧团带来了生存优势。毕竟市场竞争激烈,以前的民间歌仔戏团有10多家,到现在仅存8家,要养活一个剧团真不容易”,老汪说。
俗话说歌仔戏“老的看脚步,年轻的看面容”。虽说目前民间歌仔戏还能维持,歌仔戏也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目录,但老汪更担心这种民间文化会逐渐消失,因为老戏迷越来越少,学戏的人更是寥寥无几。(记者曾志铭)
|